据星岛日报,继香港公务员迸发离任潮后,香港教师又开端掀起了离任潮,这意味着香港各大校园继短少生源后又要面临短少“教资”
据星岛日报,继香港公务员迸发离任潮后,香港教师又开端掀起了离任潮,这意味着香港各大校园继短少生源后又要面临短少“教资”。前有“缩校杀班”,后有“压力爆煲”,面临两者的两层夹攻,香港教育职业不容乐观。<\/p>
<\/p>
(因出生率、移民潮等要素,香港校园缺少生源)<\/p>
香港出生率逐年跌落,移民添加,导致香港幼儿园、小学适龄学童断崖式跌落,许多校园生源严峻堕入财政困难,然后引发“缩班杀校”危机,中小学教师严峻丢失。徘徊,加上拜访疫情,现在港校新旧学年无缝接轨,新旧校作业堆叠,疲于奔命,压力“爆煲”,是离任潮发生的原因。<\/p>
其实,香港教师的薪酬水平是很高的。早前,有说香港教师的薪酬领跑亚洲。小学学位教师的月薪最低52526元,就算是助理教师,也有24710元的底薪!而小校园长可以拿到60724至80273元。中学方面,学位教师的起薪点到达25949元,高档学位教师月薪是60724元起跑,而校长最高是12.9万月薪(年薪154.8万)!<\/p>
不过,尽管薪资水平全体很高,但近两年高薪优待的香港教师也开端不好做。上一年香港教育作业者协会宣布查询,发现香港教师每周工时长达51小时。<\/p>
<\/p>
(香港教师尽管薪酬高,但作业时间也长)<\/p>
依据香港教育局发布的数据,2020年至2021年期间,当地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和特需校园有5270名教师离任,同比2019年至2020年的3440名教师离任,激增超越五成;2020年至2021年期间,具有超越15年经历的资深教师占了离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;徘徊,受访的140所中学中,每所中学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,均匀有7.1名教师离任,比2019年至2020年的均匀3.9人、以及2018年至2019年的均匀4.2人高出许多。<\/p>
香港教育作业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表明,教师长时间处于“高压作战”状况,更直言“本年彻底不是放暑假!”年头,香港因迸发第五轮疫情,学生提前于3、4月放“暑假”,以便于全港抗疫。但相关办法的影响,现在连续闪现,而“二次暑假”,无疑成为离任潮的另一“爆点”。<\/p>
教职员只享5天“暑假”<\/p>
<\/p>
(年头第五轮疫情迸发,学生放“二次暑假”,成为教师离任潮另一“爆点”)<\/p>
据了解,以往暑假,教师除了要为上学年作反省,也要为新学年作准备,遍及只可享受10天假日。而因本年拖延放暑假,歇息仅仅空谈,教师需无缝联接至新学年,巨大压力下接近溃散。以往学生于7月初已完结结业礼,教师由7月中旬起可以“放假”。但有校园更因于3、4月时较早开端放“特别假日”,拉上补下后,只容许教职员放5天“暑假”。<\/p>
一般情况下,学生放假前,教师已大致完结该学年的作业,准备规划来年的教案,可是推迟暑假后,一切作业“堆埋一同做”,整个7月不断开会,加上需准备校庆等大型活动,压力沉重,落井下石的是,有单个校园一会儿有近十名教职员离任,人手严峻不足。现在,香港不少校园都呈现“离任潮”,尤以英文科最缺人手。<\/p>
无暇准备新学年,“空枪”上阵<\/p>
<\/p>
(新旧校园作业替换,教师忙乱不堪负担)<\/p>
中学教师的作业量也不遑多让。有教师表明,本年3月上网课一向风平浪静,但忽然“被放假”打乱阵脚,致使一切作业变得匆促,改好考卷不久随即要完结入分,不然学生不知自己能否升班,又如8月初结业礼后,相隔一个星期便要为重生办入学试及分班,无法抽暇准备新学年的讲堂,忧虑9月开学要“空枪上阵”教学,狠批当局办法舍本求末。<\/p>
新旧校交代抢人,转职教师尴尬<\/p>
拖延放暑假亦发生另一现象,有教师旧校作业未完,却被新校园要求提前开工。黄建豪表明,本年接获七宗相关求助,称教师离任,旧校一般给予缓冲期,让教师提前完结作业后转往新校,但本年小学升中派位、文凭试发榜及大学联招全数拖延,教师没有完结交代,却已接到新校告诉,被对方要求提前签到,左右尴尬。<\/p>
黄建豪指,有新入职教师关于8月需无薪作业感到疑问,期望校方可以理清提前责任上班的劳工和相关法例保证。<\/p>
拖延招聘,离任潮空缺难补<\/p>
<\/p>
(教师空缺难补填,校园运营困难)<\/p>
不少校园面临离任潮,却迟迟未能补上空缺。拜访常额教师辞去职务要3个月告诉期,以往校园会在5月连续刊登招聘广告,6月迎来转职高峰期,但本年招聘有拖延趋势,加上部分教师移民,以及未有查核《基本法》测验,业界全体流动性减低,令校园的挑选更少。有业界人士表明,部分校园唯有趁机延聘刚结业的年青新血,或许能改进现在困境,才有利于未来开展。<\/p>
许多原因,造成了香港教育职业现在的困境,从“缩校杀班”再到离任潮的迸发,闪现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。曩昔几年,香港已丢失许多有经历的教师,为其留下难以弥合的缺口。现在,面临很多应战,香港教育该怎么破局应对?<\/p>